时间 2020年08月25日 分类 电商趋势 浏览 4798次 下载 1008次
近日,1号店已悄然地正式升级为“1号会员店”,首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和苏州6个城市,成为京东旗下针对高线市场推出的精选商品付费会员服务平台。这被视为京东深入实践会员电商、探索更多付费会员模式的举动。
1号会员店除了依托京东强大的供应链、享受与京东自营同样高效的物流服务之外,还为会员提供精选商品、并承诺全网最低价——会员基本不需要为选品和价格担心;以及“不回本退会费”、“入会品质礼”、“专属客服”、“退换免运费”、“破损包退换”、“临期包退换”等各项专属服务。
事实上,中国消费市场发展到今天,会员制购物已日渐流行。例如半会员制的麦德龙、山姆会员超市等,去年中国内地第一家纯会员制Costco在上海开业的火爆场景已证明其在一线城市有广阔市场;而在线上,尽管许多电商都推出会员服务,但1号会员店是第一家明确针对细分市场提供服务的平台。
“会员制”消费有哪些表现?哪些人愿意为“会员制”买单?“会员制”经济又会给零售业带来哪些变化?京东大数据分析六个城市用户在2019-2020年的消费数据及对1000多位消费者的调研发现以下特征:
1. 在可靠的电商平台,会员的长期优势十分明显;以广州市消费者为例,会员购物频率比非会员高24%,平均单价则比非会员低20%;
2. 是否愿意成为付费会员:月收入在10000元是一个分水岭;
3. 在快消品领域,越依赖网购的用户,加入一号店会员的意愿越强烈;
4. 销量排名、好评率非常大程度地影响消费者的决定,但是用户收入越高,其影响力越低;
5. 当前消费者对网购的最大不满集中在价格方面,此外是选品。对大部分人来说,“简单、直接”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查看完整报告请下载。
人生是一场“向上”的旅行,少年们离开学校都去了哪里,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2019年9月,脉脉App和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京东研究院)联合发布了《“上游人生”:毕业生成长指南2019》(以下简称“报告”)。通过收集和分析2016-2019年高校毕业生的数据,报告从热门就业城市、日常消费、行业选择以及企业偏好等方面,全景展现了职场新人的“人生新选择”,并刻画了不同类型职场新人的画像;报告还基于工作满意度、行业竞争度、薪资状况以及行业高管和职业前辈的职业选择,为毕业生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四点建议。
报告的主要观点包括:
1、职场新人的新选择:“北上广深杭”是毕业生就业的热门城市;教育培训行业吸引力持续上升,超越金融业,位居热门行业第二;大中型企业依然是毕业生就业首选,小企业吸引力有所上升。
2、职场新人的三种画像:忧患意识强、提前为人生布局的“早熟青年”;抑制欲望、节俭消费的“难方人”;时常迁移、适时断舍离的“一箱人生”。
3、给职场新人的四条建议:不盲目追赶风口,别光看起薪,在第一份工作踏实沉淀,在所学领域开启职业生涯。
被迫宅在家中靠互联网续命近三个月的人们,上演了一场线上消费狂欢。因为无法预料的黑天鹅事件,全民抢口罩、囤粮油米面、线上买菜,速冻食品、厨房调味料、方便面相继被买上热搜,宅经济爆发。
实际上,作为零售平台一直以来争夺的目标群体,女性仍是这场宅经济背后的主角。除了遥控出门采购的老公,她们依据各类疫情信息,通过线上买买买,为自己和全家人置办各类商品,解决吃喝玩乐等问题,一手防疫一手托起家庭生活。
所有这一切对作为新时代消费主力军的女性来说并不陌生。京东平台上,对比女性疫情期间与2019年全年的消费数据不难看到,与疫情相关的消费短期内集中爆发,女性第一时间抢货囤货,成为家庭健康和生活的守望者,并伴随新消费方式的崛起。但从女性购买的品类、成交额增幅和占比等数据来看,她们的防疫消费与过去一年的消费有所趋同,如家庭健康管理精细化、运动继母婴美妆后成另一新增长点、生鲜消费强势增长等,未来或将延续。
对此,三八妇女节即将到来之时,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20女性消费趋势报告》,透过线上消费数据,梳理疫情期间女性消费特征,看她们如何一边对抗疫情,一边认真生活。
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聚焦“疫情中的女性群像”,第二部分梳理“年度女性消费趋势”,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 疫情当下,除了家庭安全的守望者,女性还扮演着六种不同的形象:敏感性、居家型、娱乐型、悦己型、育儿型、逆行者。
* 女性承担着社会多重角色,在成长的过程中,为自己、为宝宝、为家人的购物都将进一步全面化和精细化,选购适合的商品,线上消费规模将持续扩大。
* 美妆母婴等传统女性占比高的品类中,拥有更加垂直/细分功能的商品将进一步吸引女性群体;在运动健康等品类中,随着更多适合女性的商品投入市场,这些品类的女性消费占比也将持续提升。
* 更多元、更个性化的新生代女性群体成为消费主力军,下沉新兴市场的女性消费潜力大。
数据是时代的语言。
12月26日,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19年终消费趋势报告》,结合产业数据及京东大数据,描绘2019消费市场的“新”与“变”,同时揭示了信息经济在产业、商业发展中的多重角色和作用。以往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头部品类、头部品牌和爆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细分的颗粒度越来越小,一年里可能出现了很多个“网红”,却很难再出现那么多爆品。经济学说要去看到“看不到”的联系,以不断的调整策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今天,通过探索2019年显见的和“看不到”的量变与质变,《报告》展现了数据描绘的每一道“经济彩虹”,为行业发展提供价值参考。
《报告》认为:
* 大量新业态、新品牌、新商品的涌现主要来源于各品类的利基市场,长尾爆品聚焦于不同领域的小众市场,通过成功运营获得高额利润;网络科技营造的几乎零库存成本的商业世界,同时连接了足够大的消费群体,为利基市场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同时为产业创新提供了生存空间。
* 经历了品牌型消费、品质型消费之后,一部分成熟消费者进入了品味消费阶段;95后的平均件单价增速最高,90后消费主张更强,在消费表现上会更抢眼。
* 用户需求导入,新品类增长超过往年,复合型商品高倍增长。
* 95后的精神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95后购买游戏设备的成交额增速是图书的2.5倍。除了各类游戏装备、游戏软件之外,二手游戏市场也十分红火。
* 色彩经济兴起,男性粉色商品占比提高,95后、75后爱鲜艳。
点击前页“在线下载”获取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