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点击右上角"分享"
时间 2018年09月21日 分类 人群研究 浏览 17991次
从65后、75后、85后到95后,不同代际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特点,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对四个代际的消费轨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85后成了消费主力军,95后最舍得为自己砸钱,75后职场压力最大,65想要解放双手...
十点已到 让我们一起来买买买
数据显示,四个代际的消费群体都喜欢在早上10点开启他们第一轮的买买买。不过因为工作与生活的差异,65后、75后和85后这三个代际的第二轮买买买集中发生在晚间的21点到23点,而95后的同学们续航能力很强,可以持续买完整个上午。
跳脱的95后更注重“品味消费”,转变中的85后更关注“品牌消费”,稳重的65后和75后更看重“品质消费”。从四个代际的消费表现来看,随着年龄的递增,消费者对于进口商品的执着会逐渐递减。
85后最犯“懒” 95后最爱美
四个代际的消费群体对运动和户外类产品都有着一定的兴趣,但是65后和95后的热情远超出75后和85后。而且85后是四个代际中最懒的一群人,这个年龄层的消费者购置的运动户外产品数量是四个代际中最少的。京东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显示,95后在美容护肤类产品的消费占总比的7%左右,主要购买美妆护肤品,85后紧随其后,热衷购买美容器。
除此之外,养生保健也是一大热点。养生保健已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数据显示,85后和95后加入了65后的养生保健行列,医药保健类产品已经跻身95、85和65后消费者TOP10品类。
成年人 就得学会为家人买买买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指出,步入成熟的家庭生活后,消费者的家庭消费属性会更加明显,65后、75后和85后的典型家庭消费品类占比超过20%。
85后现在已经是当下最大的奶爸奶妈群体,他们在母婴用品上的消费占比远高于其他三个代际,订单占比接近其整体消费订单的10%。并且在奶粉、尿不湿、包括奶瓶奶嘴等产品的选择上,他们都喜欢购买进口商品。
75后面临着职场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他们是喜欢咖啡机的一代人,愿意花更多的钱在咖啡机上,德龙、飞利浦和Nespresso是他们最喜欢的品牌。同时,在75后自身的职场需求下,75后的图书消费在整体订单结构中的占比超过5%,成为所有代际中最高的群体。
65后和75后的消费者最喜欢扫地机器人,科沃斯、石头、iRock、海尔、斐纳等是他们比较认可的品牌。但85后和95后对扫地机器人不太感兴趣。
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大背景下,中国用户对“性”健康的关注和需求日益增长,从计生用品到功能药品再到情趣用品,这类需求已然成为规模庞大的市场。此前有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情趣用品市场规模将突破1300亿元,而互联网零售凭借其私密性、便捷性优势,市场规模将超过600亿元,预计未来很快超过50%。
2020年七夕来临之际,京东大数据研究院追踪了最近三年以来尤其是疫情期间的相关成人用品的消费数据,其中大致包括:
- 计生类,包括避孕药和安全套;
- 功能类,包括延时类药品和治疗类药品;
- 情趣类,包括单人用品和双人用品如情趣内衣等。
基于三年来的销售数据变化,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在七夕前发布成人用品报告,发现该行业以下趋势:
1. 人们对于“性”健康的需求明显增强。而且该品类几乎覆盖所有人群,不同年龄段、学历水平、已婚/未婚人群的需求差异很大,因此成人用品市场进入细分领域突围时代;
2. 从品牌集中度上看,头部效应高于平均值,但在长尾市场中,产品品类特征类似,创新趋势比较一致,因此市场高度分散;
3. 电商在该品类上有显著优势和强渗透力,同时因为商品特殊性,可靠电商平台的快速物流和隐私保护等进一步把线下消费者吸引到线上;
4. 此外,电商以其准确、高效的信息提供能力降低了信息流通成本,加之大数据分析推送能力,命中客户需求更加精准且广泛,为整个行业开辟了一个新出路;
5. 85-95后的女生在追求“生活质量”方面非常显著地高于其它年龄段;而男性在35岁之后对功能药品的需求显著提升
6. 学历越高的人群,越在意伴侣的感受,也越懂得保护自己;
7. 电商推动了更多人群对自我认知的觉醒;多元化增长的同时,成人用品行业和消费者对电商越发依赖。
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被迫宅在家中靠互联网续命近三个月的人们,上演了一场线上消费狂欢。因为无法预料的黑天鹅事件,全民抢口罩、囤粮油米面、线上买菜,速冻食品、厨房调味料、方便面相继被买上热搜,宅经济爆发。
实际上,作为零售平台一直以来争夺的目标群体,女性仍是这场宅经济背后的主角。除了遥控出门采购的老公,她们依据各类疫情信息,通过线上买买买,为自己和全家人置办各类商品,解决吃喝玩乐等问题,一手防疫一手托起家庭生活。
所有这一切对作为新时代消费主力军的女性来说并不陌生。京东平台上,对比女性疫情期间与2019年全年的消费数据不难看到,与疫情相关的消费短期内集中爆发,女性第一时间抢货囤货,成为家庭健康和生活的守望者,并伴随新消费方式的崛起。但从女性购买的品类、成交额增幅和占比等数据来看,她们的防疫消费与过去一年的消费有所趋同,如家庭健康管理精细化、运动继母婴美妆后成另一新增长点、生鲜消费强势增长等,未来或将延续。
对此,三八妇女节即将到来之时,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20女性消费趋势报告》,透过线上消费数据,梳理疫情期间女性消费特征,看她们如何一边对抗疫情,一边认真生活。
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聚焦“疫情中的女性群像”,第二部分梳理“年度女性消费趋势”,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 疫情当下,除了家庭安全的守望者,女性还扮演着六种不同的形象:敏感性、居家型、娱乐型、悦己型、育儿型、逆行者。
* 女性承担着社会多重角色,在成长的过程中,为自己、为宝宝、为家人的购物都将进一步全面化和精细化,选购适合的商品,线上消费规模将持续扩大。
* 美妆母婴等传统女性占比高的品类中,拥有更加垂直/细分功能的商品将进一步吸引女性群体;在运动健康等品类中,随着更多适合女性的商品投入市场,这些品类的女性消费占比也将持续提升。
* 更多元、更个性化的新生代女性群体成为消费主力军,下沉新兴市场的女性消费潜力大。
数据是时代的语言。
12月26日,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19年终消费趋势报告》,结合产业数据及京东大数据,描绘2019消费市场的“新”与“变”,同时揭示了信息经济在产业、商业发展中的多重角色和作用。以往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头部品类、头部品牌和爆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细分的颗粒度越来越小,一年里可能出现了很多个“网红”,却很难再出现那么多爆品。经济学说要去看到“看不到”的联系,以不断的调整策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今天,通过探索2019年显见的和“看不到”的量变与质变,《报告》展现了数据描绘的每一道“经济彩虹”,为行业发展提供价值参考。
《报告》认为:
* 大量新业态、新品牌、新商品的涌现主要来源于各品类的利基市场,长尾爆品聚焦于不同领域的小众市场,通过成功运营获得高额利润;网络科技营造的几乎零库存成本的商业世界,同时连接了足够大的消费群体,为利基市场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同时为产业创新提供了生存空间。
* 经历了品牌型消费、品质型消费之后,一部分成熟消费者进入了品味消费阶段;95后的平均件单价增速最高,90后消费主张更强,在消费表现上会更抢眼。
* 用户需求导入,新品类增长超过往年,复合型商品高倍增长。
* 95后的精神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95后购买游戏设备的成交额增速是图书的2.5倍。除了各类游戏装备、游戏软件之外,二手游戏市场也十分红火。
* 色彩经济兴起,男性粉色商品占比提高,95后、75后爱鲜艳。
点击前页“在线下载”获取报告原文。